延平区

中国福建省南平市辖区
延平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南平市市辖区[4]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介于北纬26°15′-26°51′、东经117°50′-118°40′之间,[10]东邻宁德市古田县、福州市闽清县,南接三明市尤溪县、沙县区,西倚顺昌县,北接建瓯市,区域总面积2652.84平方千米,[2]截至2024年末,延平区常住人口44.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6.29%。[5]
延平地处闽中谷地的最低处,地貌主要为丘陵山地,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境内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雨量充沛,光照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延平区已有1800多年历史,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始建,时称南平,寓意“南疆平定”,历史上曾称延平、剑津、剑浦等。从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开始成为古代二级政区驻地,南平县于1958年并入南平市后,1994年改为延平区,是闽北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截至2025年1月,延平区下辖6个街道、13个镇、2个乡,[11]区人民政府驻八一路439号19层。[8]
延平区是福建工业基地,“中国百合花之乡”“保温之乡”“游乐产业之乡”“中国绿竹示范基地”“中国红豆杉示范基地”。[12][13]经济产业主要包括特色农业、机械制造、竹木加工、纺织服装、建材制造、食品加工、特色文旅等。[14][15]2024年,延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62亿元,比上年增长4.7%。[7]延平区是福建省重要水陆交通枢纽,[2]境内交通便利,合福高铁鹰厦线、外福线和横南线南北贯通,205国道、316国道、京福高速、浦南高速、延顺高速纵横交汇,[16]闽江建溪富屯溪、沙溪可通航。[12]
延平是中原文化入闽的走廊和八闽文化发源地,境内四贤文化、郑成功文化、茶洋窑文化、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南邹鲁,理学名邦”。[17]延平区有"绿色金库"之称,是省级园林县城。[13]2023年10月,上榜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18]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茫荡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溪源峡谷和九峰山、三千八百坎等名胜古迹。[17]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