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匀百子桥-抖音百科
都匀百子桥,位于都匀市广惠路南端。[1]都匀百子桥因桥为乡绅唐文升独资修建,又名“唐家桥”,[2]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竣工。都匀百子桥位于剑江河上,东西向,长140米,宽8米,高11.5米,单孔净距10米,矢高3.5米。[3]唐文升后代唐明德于桥心建“耸翠亭”,咸丰五年(1855年)毁于战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剑水暴涨,冲坏桥基,唐树衡五次联合族人维修。[4]都匀百子桥1944年为阻止日军前进,被炸毁,后由地方修复,1986年,都匀市政府又在桥上修建了歇山和瓦顶两层桥屋。[5]1983年都匀百子桥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 来历
都匀百子桥,因当地唐姓家族筹建也称唐家桥,建于当时城北的剑江河之上,桥长140米,宽8米,高11.5米,结构为七孔石拱桥,因为历史悠久并且多次扩建装饰成为都匀桥的典范,故都匀当地有一顺口溜“都匀大桥头”便是说这百子桥,用当地话说朗朗上口,却也能成为为难那些不熟悉本地话的访客的玩笑,可见百子桥已经深深融入都匀人生活之中。[2][3] 百子桥位于鹅翅膀北,架于柴河之上。传说年老夫妇周维丙与妻洪氏,年近五十,膝下无子,为方便柴河两岸行人捐资修桥。一年后,两人年龄加起来一百岁,喜得贵子,所以人们称此桥为“百子桥”。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