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明朝政治人物、医学家
武之望(1552年-1629年),字叔卿,号阳[],陕西临潼人,明朝政治人物、医学家,同进士出身。他是明朝著名医学家,初因子孙患病求医无门,自行尝试治疗,进而为他人治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儿科妇科[1][2]著有《济阴纲目》和《济阳纲目》,其还著有《医帜》《慈幼纲目》等医学专著。[3]同时,他在方志、文学等领域也有多项建树,杂著有《举业卮言》《海防疏》《鸡肋编》等,[4]被誉为关中鸿儒,也被称为儒医。

生平

万历十六年(1588年)中戊子科陕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次年联捷己丑科进士,曾任霍丘江都知县,[zhuó]吏部考功司主事,调文选司等职,以[]当路,改南京兵曹,归里闭门讲学,远近争师事之。后官山东副使,备兵海盖,调永平,台头营缺饷,兵噪城下,[qiān]议藉府县别贮给之,之望持不可,曰:万一别营效尤,又何以应?自临城以温言慰散。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升南京通政司右参议,四十六年八月升南太常寺少卿,十二月改南太仆寺少卿,四十七年升南太常寺少卿,五月以疾乞休归。天启二年(1622年)起调北太常寺少卿,三年四月升大理寺右少卿,九月升太常寺卿,四年三月出任右副都御史巡抚登莱。弹劾总兵毛文龙之骄,有登抚可裁一疏。吏部尚书李宗延等言登抚武之望与镇臣毛文龙形迹既已稍分,精神终难强合,武之望调南京别衙门用。五年十二月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六年八月以疾乞休归。晚年在崇祯初以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士卒缺饷谋作乱,乃廉治其魁,一军肃然。不久卒于官。[5]

主要成果

医学著作:武之望著有《济阴纲目》《济阳纲目》《疹科类编》等医学著作。《济阴纲目》是一本关于妇科疾病的专著,详细论述了妇科经、带、胎、产、乳、阴等部位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济阳纲目》则更全面,包括养生、病因、内科、瘟病、外伤以及眼、鼻、喉、面、发等方面的病证与治疗方法,是一部卷帙浩繁、内容极为丰富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杰出著作。《疹科类编》则专注于儿科疾病,尤其是麻疹的辨证和治疗,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