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喇河镇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辖镇
哈喇河镇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城西南部[1][2][3],距县城52公里,居住着彝、回、苗、汉、布依5个民族,是全县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乡镇之一,是全县优质黄梨主产区,盛产黄梨、核桃等,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洋芋及豆类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太子参、烤烟、魔芋等。 [3]哈喇河镇共有国土面积142平方公里,辖8个村(社区),全镇居住有少数民族17683人,苗族是哈喇河镇的少数民族之一。[4]
清朝得名哈喇河,1953年置哈喇河、小米、牛街乡。1958年撤乡并入观风海公社。1962年析建哈喇河、小米公社。1985年公社改乡。1992年哈喇河乡、小米乡合并置哈喇河乡。2015年撤乡置哈喇河镇。“哈喇”系彝语译音,意为回族居住地。[5]
哈喇河镇山多地少,土地零散,坡地较多。哈喇河镇的特色产业包括中药材种植产业。[6]哈喇河镇大黄梨种植历史已逾百年,是中国八大名梨之一,也是中国沙梨系统中鲜食与加工兼用的品种。哈喇河大黄梨不仅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还被列为全国消费扶贫产品。[7]

简介

哈喇河乡位于威宁县城西南部,距县城52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共6221户25538人,行政总面积143.87平方公里,辖区内居住着回、汉、彝、苗、布依五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71.52%。平均海拔2370米,年平均气温15.2℃,无霜期220天,年均降雨量900㎜,年日照165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