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鸠巢

室鸠巢
室鸠巢(1658-1734)是日本德川时代中期的儒学家,属于朱子学派。他出生在武藏国谷中村(今东京都台东区谷中),15岁时受到加贺藩主前田纲纪的赏识,被派往京都求学。在京都,他拜朱子学家木下顺庵为师,刻苦钻研,成为「木门十哲」之一。40岁时,室鸠巢为朱子学所吸引,与山崎暗斋的门人羽黑养潜深相结纳。室鸠巢历仕德川家宣德川家继德川吉宗三代幕府将军,施行享保改革,颁布的足高之制对才能欠佳的官员进行罢免,改进了日本的官制。同时,他奉德川吉宗之命,将《六谕衍义》翻译成日本语,称为《六谕衍义大意》,并在日本刊行。后来这本书成为寺子屋的教科书,直到明治维新为止。室鸠巢晚年迁住骏河台的屋敷,死后葬于其师父木下顺庵的墓侧,其遗址为今东京都文京区的大冢先儒墓所。他的著作有《六谕衍义大意》《五常名义》《五伦名义》《骏台杂话》《赤穗义人录》《献可录》《兼山秘策》等。室鸠巢是日本儒学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为日本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经历

室鸠巢 1658-1734
日本德川时代中期的儒学家。属朱子学派。名直清,字师礼,号鸠巢,又号沧浪、英贺,通称新助。生于江户(今东京)。15岁时受到加贺藩主前田纲纪的赏识,被派往京都求学。到京都后,拜朱子学家木下顺庵为师,刻苦钻研。将近40岁时,他在探讨了各种学说以后,得出程朱理学(见程朱学派)是正统儒学的结论。53岁他当了幕府的儒官,成为德川第 8代将军吉宗的智囊。1719年入高仓书院任教。1721年奉吉宗之命,与古学派儒学家荻生徂徕共同撰写《〈六谕衍义〉大意》。后来升任殿中侍讲等职。鸠巢活动的时期,正是日本国内反对德川幕府官学朱子学的思潮汹涌澎湃的年代。他却把批判朱子学的古学看作是异端,在《骏台杂话》一书中写道:“兼仁义,合内外,通古今,唯程朱之学也。”他还声称,抛开程朱之道,就无法到达孔孟之道、尧舜之道和天地之道。他企图在日本复兴朱子学,以便从意识形态方面巩固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

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