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寿田(1870-1935),字耕夫,号午诒,[1][2][3]是一位活跃于清朝和民国时期的中国艺术家和政治家。他于光绪十五年中举 ,光绪二十四年中进士第八名,历任翰林院编修、学部图书馆总篡等职。[4]由于为父辩诬触怒朝庭,夏寿田遭到革职。宣统三年授朝议大夫,民国元年任湖北省民政长,二年任总统府内史监内史。袁世凯称帝后,夏寿田寄居杨度家中,后和杨度一起逃匿天津租界,投曹锟,任机要秘书。最终夏寿田定居上海,1935年病逝。[5]他是杨度的至交,也是清代湘南地区科举成绩最好的人之一。 基本介绍
夏寿田,出生于今桂阳县莲塘镇大湾村。夏寿田自幼十分聪明,七岁时祖父就指着屋后的白阜岭要他作一首诗。他不到三步就吟出了“九嶷蜿蜒天际来,峥嵘冠日排云开,聩然一落千万丈,蛟龙伏走失青崖”的诗,使祖父大为惊讶。九岁时到县城应童子试时, 县令问他居何处,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说白阜岭下,县令即吟出上联“白阜当前峰独秀”要他作对。夏寿田不假思索地答道“黄榜在右甲联珠”。对仗之工整,意境之深远,不能不使在座的人大吃一惊。 夏寿田幼时就读于莲塘的养正斋,开蒙老师是莲塘的彭文轩,文轩名相析,号炳南。在文轩六十岁时,夏寿田以受业身份写了《彭公文轩暨德配陈媛六旬双寿序》。序称:“文轩先生,桂民之望,敦饬伦纪行作世方绮岁,成章观鲁僖之化,髻年好学希卫武之贤。生平有过人者五:忠朴不欺,容止安定盛德也;亲仁善邻,富不骄士博爱也;吉人词寡,微中解纷仁智也;功不谋利,道貌岸然不计功廉介也;一诺必践,久交不渝大信也;具此五德,济之以诚,是以式于其家。”
后来,又就读于本村的镜潭书院,受业老师是衡阳常宁人廖贞进。廖贞进是夏氏外甥,他绝意仕途、精于学业,夏寿田在《廖贞进师二韵》中称“关雪梅花岭上新,矍[jué]仙好伴介眉人。千回磨炼材弥古,满抱和平气自春。蛛隐浑忘增甲子。鸠扶不藉健精神。洛阳倘入耆英纶,直率圆添一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