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即之

宋代书法家
张即之(公元1186——1263年)宋代书法家,字温夫,号[chū][liáo],历阳(今安徽和县)人,生于名门显宦家庭,为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子,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系中唐著名诗人张籍的八世孙[3]张即之与陆游朱熹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4]
张即之以父恩授承务郎[quán]中两浙转运司进士举,历监平江府粮科院。后为答书荆门军判官厅公事,提领户部犒赏酒库所干办公事,添差两浙转运司主管文字,监尚书六部门淮南东路提举常平司主管文字,任扬州通判,改镇江,又改嘉兴,引年告老,特授直秘阁,致仕。[2]
张即之书法深受唐人影响,后转师米芾,参以晋唐经书汉隶,并能“独传家学”,自成一家体系。张即之擅长楷书和榜书,尤喜作擘[]大字。楷书结构严谨、端庄,行书则用笔枯硬,近于刻露,毫无温润典雅之感。有人称之为“宋书殿军”。[3]宋史》中称:“即之以能书闻天下,金人尤宝其翰墨。”[5]张即之传世的书法作品有《杜诗七律二首》(上海博物馆藏)、《汪氏报本庵记》(辽宁省博物馆藏)、《佛遗教经》(故宫博物院藏)等。其作品《度人经》和《金刚经》等流散于海外。《杜诗七律二首》每字6寸(20厘米)有余,为张即之64岁时精心之作。《汪氏报本庵记》是小字行书,颇有风采,流露出宋代书法尚意的特点。[1]

社会评价

张即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