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德(公元336年—公元405年 ),字玄明,鲜卑族,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1][2][3]十六国时期南燕的开国皇帝,在位六年,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与辽东公孙氏最小的儿 子 ,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武成帝慕容垂之弟。[3][2] 慕容德于前燕时期历任幽州刺史、左卫将军,册封范阳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与兄慕容垂参加枋头之战,共同打败东晋军队,后受兄慕容垂连累被免职。前燕亡国后,又于前秦朝廷任职,出任张掖太守。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参加淝水之战,册封奋威将军。[4][2][3]其兄慕容垂建立后燕(公元384年)后,慕容德辅佐朝政,参决政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由于北魏来犯,慕容德率兵后撤到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南),并在此建立南燕政权。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慕容德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正式称帝,改年号为建平。[3][2] 建平六年(公元405年),慕容德因疾病中止伐晋,十月立侄子慕容超为太子,同月去世,享年七十岁,谥号献武,庙号世宗。[3][2]唐朝史学家房玄龄曾评价他为奸雄,能够转失败为胜利。[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