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铁

一种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铁(ferric hydroxide),化学式Fe(OH)3,分子量106.87,密度3.4~3.9g/cm³,为红棕色无定形粉末或凝胶体。[1]加热至500℃以上脱水变成三氧化二铁。不溶于水、乙醇乙醚。具有两性但其碱性强于酸性,新制得的氢氧化铁易溶于无机酸有机酸,放置陈化则难于溶解。与碳酸钠共熔可得铁酸钠[1]用来制颜料、药物,用作净水剂(胶体时),也可用来做[shēn]的解毒药等。

化学性质

具有两性但其碱性强于酸性,新制得的氢氧化铁易溶于无机酸和有机酸,亦可溶于热浓碱。具有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在碱性介质中,能将新制的氢氧化铁氧化成+6氧化态高铁酸钠(NaFeO)。加热时逐渐分解而成氧化铁和水。不溶于水、乙醚乙醇,溶于酸,在酸中的溶解度随制成时间的长短而定,新制的易溶于酸,若放置时间长,则难溶解。氢氧化铁可用来制颜料、药物,也可用来做砷的解毒药等等。
氢氧化铁
高于500摄氏度时完全脱水成氧化铁。加热分解。氢氧化铁在烘干时易分解,但温度不高时不完全,也就是逐渐失水。但在低于500℃时能达到完全脱水成氧化铁。没有一个明确的失水分解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