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市

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
1
4
会理市,古称会无、会川[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县级市,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3],东部和北部分别与会东宁南德昌相邻;西与攀枝花市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接壤;南与楚雄州元谋县武定县昆明市禄劝县金沙江相望[4],辖区总面积为4537平方千米[1]。市人民政府驻古城街道县府街50号[14],截至2022年末,会理市常住人口39.2万人[8]
会理市地形轮廓由东北到西南呈一狭长的山间盆地,境内山脉均为北南走向,分属螺髻山和牦牛山的余脉[16],地层出露齐全,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区”的磨盘山昔格达断裂带和安宁河新断裂带地区[17]。会理市地貌以山地、丘陵、平坝为主[17][16],境内气候属于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冬暖无夏,四季如春[18][2],主要河流有城河、岔河、摩挲河等[19]。早在新石器时期,会理市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20]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南夷地区设立越嶲(xī)郡,领会无等十五县,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会川路被改为会川府,并划归云南布政使司管辖,1955年10月,西康省被撤销后,会理县转隶属于四川省西昌专区[21]。2021年1月,会理县被撤销并改为县级会理市,仍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2][21]
会理市是中国昆明、攀枝花西昌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交汇地,为古丝绸南路必经要塞,素有“川滇锁钥”之称[1],境内有德昌至会理和G4216线宁南至攀枝花段等高速公路[23]。会理市构成了以矿业采、选、冶、加为主要产能体系,以烤烟、石榴、猪羊、生态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主要经济格局,形成了铜[niè]、铅锌、钒钛铁、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质产业六大产业集群[1][24]。2022年会理市年产粗铜10万吨/年、处理铅锌原矿49万吨/年、钒钛铁精矿1040万吨、球团100万吨、原煤60万吨、打叶复烤烟叶90万担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四川省最大的铜镍冶金生产基地,中国石榴生产第一市,生猪调出大市、产粮大市[1]。2022年,会理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6.9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0.0:33.1:36.9[8]
会理市是茶马古道及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境内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榴文化、川滇文化等,构成了会理文化的文脉传承[25]。截至2022年7月,会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8项,其中省级5项[23];另外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茶马古道—松坪关、会理城北门、金江书院[26];旅游景点主要有会理古城、张姑娘桥景区、仙人湖等[11][12]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