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秉章

晚清湘军重要将领
骆秉章(1793年4月28日--1867年12月12日),原名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晚清“八大名臣之一”。[1][2]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骆秉章出生于广东花县,原名骆俊,37岁时改名骆秉章。道光十二年(1832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编修。此后十年历任京官及地方官,道光三十年(1850年),骆秉章升任湖南巡抚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骆秉章促成曾国藩练成湘军,坐镇湖南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平定李永和与蓝朝鼎起义,在大渡河剿灭太平军首领之一的石达开部。晚年患有眼疾,病愈后出任于同治六年(1867年)授为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同年病逝于任上,享年74岁,赠太子太傅,谥号文忠,入祀贤良祠[1][3]
骆秉章病逝后,清廷予以抚恤,称其“公忠诚亮,清正勤明”。[3]

人物生平

入仕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