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祖荫-抖音百科
潘祖荫(公元1830年-公元1890年),祖籍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字东镛[yōng],小字凤笙,号伯寅,郑庵,大学士潘世恩之孙。[1]晚清重臣,著名收藏家。[4] 潘祖荫出身科第世家,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因祖父潘世恩寿诞而荫为举人,后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得中探花,入朝为官。咸丰年间,历任内阁侍读、南书房行走、侍讲学士、大理寺少卿等职务。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潘祖荫力保被诬告的左宗棠,左宗棠后被重新任用。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潘祖荫任光禄寺卿,主张广开言路,选拔人才,加强边防,减轻江南赋税。后历任工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等职。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潘祖荫因丢失户部行印被革职留任。次年,任翰林院编修。光绪年间,潘祖荫历任大理寺卿、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并加封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曾负责审理庚辰午门案,并受命协办中俄伊犁相关交涉事宜。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十月,潘祖荫在治理顺天水灾中因病去世。朝廷加赠太子太傅,谥文勤。[2] 潘祖荫为官注重实践、居官清廉、崇尚善行,与时俱进,[5]还精通经史,精楷法,喜好收藏金石,[2]因其独到的鉴赏技术被称为“潘神眼”,[4]慈禧太后曾称赞潘祖荫的鉴赏能力,“经潘祖荫鉴定无误的文物肯定是有价值 的。”[4]著作有《潘祖荫日记》《滂喜斋丛书》《功顺堂丛书》等。[3] 人物生平
入朝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