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的大众通俗文学
言情小说就是以主角的恋爱故事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情节和具体的描写,着重表现人情世态的一类通俗小说。英文名为Romance Novels或Romantic Fiction,日文名为恋愛小説(れんあいしょうせつ)[1],在网络文学语境下,又简称为“言小”。属于大众通俗文学。[3][8][6]
中国的言情小说诞生于唐宋时期,传奇、话本中开始使用虚构的手法、完整的情节、有意识的写作,撰写出了第一批才子佳人式的言情小说[9],唐传奇《莺莺传》是其开端。至明代,言情小说普遍从文言文发展成白话,并注重文字的骈俪优美[5]。 明末,因社会发展、思想解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出现了以《金瓶梅》为代表的大量世情小说和《玉娇梨》等以才子佳人为内容的章回体言情小说。才子佳人派正式形成,泽被二百余年[10]。清中后期,《红楼梦》等小说深化了言情与社会的关系。清末民初,社会言情小说兴盛,将言情与社会时局紧密结合,主旨深刻。此后,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诞生,早期重商业化、娱乐性,晚期则融合了中国古代和西方言情的优秀传统。该派的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张恨水的《啼笑因缘》等[11]。五四新文化运动使西方现代言情小说大量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言情小说碰撞融合 ,中国的言情小说便逐渐现代化,开始使用现代手法结构和现代思想[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作家迁居到了经济发达的香港或台湾等地区,港台言情小说得以兴盛,琼瑶、亦舒等港台言情小说作家十分出名 [12]。同一时期,上海派的张爱玲也在言情小说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3]。20世纪末,网络文学诞生,网络言情小说也随之出现。现代,言情小说发展迅猛、普遍流行,并逐渐走向影视化道路。[14][6]
西方的言情小说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异常繁荣,哥特式言情、艳情、同性恋言情等派别层出不穷。西方言情小说主要由女性写作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等作品对其发展有持久和深远的影响[4]日本的言情小说起源于11世纪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于明治时代在翻译活动中被正式命名为“恋愛小説”,成了日本独有的言情模式,并繁荣发展至现代,在轻小说这一当代文学形式中焕发新的生机。[15][1]
言情小说的内容紧紧围绕主角间的爱情展开,有着赞美爱情,展示世间情爱百态的主题。言情小说叙事通俗,语言风格大多生活化、大众化,是一种贴近生活的文学体裁[3]。言情小说的情节往往充满梦幻,能够给人愉悦感,在具有很好的娱乐价值的同时,能够探讨两性关系和促进商业活动[4]。作为最受欢迎的通俗文学品类之一,言情小说丰富了通俗文学,促进了文学市场的繁荣。现代,言情小说趋向网络化、影视化、动漫化,为网络小说、影视动漫等文艺形式提供了许多题材和作品。[14][6][4]

定义与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