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太子案

清朝时期的历史事件
朱三太子案,是清康熙时发生的反清事件。清初,流传明崇祯帝第三子尚在民间,一些人即以“朱三太子”为号召,举兵抗清,清廷大力搜捕,史称“朱三太子案”[1]
康熙年间,出了三个假冒的朱三太子。一个是福建的山贼蔡寅。他勾结海上逆贼作乱,后来在天宝山被海承公黄芳世、营总都巴率兵击败,后不知所终。一个是奸民杨起隆。杨伪称朱三太子,建伪国号广德元年,他的党羽聚集在京师鼓楼西街降将周全斌家中,被周全斌的儿子周公直向都统祖永烈举报。祖永烈与都统图海、吉哈等人率兵包围周家,逮捕了伪齐肩王焦山、伪护驾指挥朱尚贤、伪宰相张大、伪军师李柱、伪总督陈继志、伪提督史国宾、伪黄门官王镇邦等,全部凌迟处死。康熙十九年(1680年),杨起隆被抓获,送京师处死[2]。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江苏太仓、浙江大岚山等处反清力量均称拥立朱三太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捕获在浙江起兵的张念一,据其口供张姓父子。张供认本名朱慈焕,系崇祯帝四子,长期流落,屡改姓氏,以课读糊口,时年已七十五岁,与江南、浙江等处反清势力素无关系。但清廷指其伪冒明裔,以“通贼”罪将朱氏父子解京处死。朱三太子一案从此告终[3]

背景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清晨,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寿皇亭旁自缢而死,时年33岁。前夜周皇后坤宁宫悬梁自尽,崇祯挥剑杀死了幼女昭仁公主,长女长平公主右手被斩断昏死过去。袁贵妃自缢的时候绳索断裂,崇祯冲上去补了三剑,所幸未伤及要害。癫狂过后,崇祯恢复了一个父亲的理智,命心腹太监将三位皇子乔装改扮送出宫去。
三月十九日上午大顺军进入紫禁城,围绕崇祯帝的下落,城内谣言纷起,直到二十二日,才在煤山发现了崇祯的尸体。生性鲁莽的权将军刘宗敏命人把崇祯夫妇的尸体一起陈放在东华门外,强令京师百姓观看,以正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