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与保护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文物修复与保护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专科专业,属于艺术设计类,修业年限为三年,专业代码为550404。[2]
文物修复与保护通过传授文物考古的基本理论知识,教授文物保护材料应用、文物材质分析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文物学、历史学博物馆学档案学考古学文物保护与修复、美术学、设计学、书法学等专业知识,掌握纸质文物、陶瓷器、青铜器文物制作与修复保护的能力。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文物修复、文物保护、博物馆设计、文物鉴定等岗位。[2][3]

专业发展

随着中国的发展,国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对文物修复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长。[4]发展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化教育是当前培养文物保护人才的主要路径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文物人才工作。为强化文物修复人才培养,2021年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创新用人机制、规范人事管理、强化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5]
2006年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山东省最早也是全国高职院校中第一批创办的文保专业。[6]2014年,故宫博物院与北京联合大学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建北京联合大学故宫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底,故宫博物院提出三方合作(故宫博物院、北京国际职业学校、北京联合大学),培养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2017年5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复同意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文物修复与保护“3+2+2”中本贯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