黧豆

豆科油麻藤属植物
[]豆(学名Mucuna pruriens var. utilis (Wall.ex Wight) Baker ex Burck),又名狗爪豆、猫豆龙爪黧豆等,为豆科Fabaceae油麻藤属Mucuna)植物刺毛黧豆Mucuna pruriens)的变种。[1][2][3]黧豆在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1],分布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及中国等国[3],在中国产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等省区[1]。黧豆在旱地、丘陵地、新垦地、河边及坑边都可种植。[4]
黧豆为一年生缠绕藤本。枝略被开展的疏柔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长度少有超过宽度的一半,顶生小叶明显地比侧生小叶小,卵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形,侧生小叶极偏斜,斜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小托叶线状;小叶柄密被长硬毛。总状花序下垂,有花10-20多朵;苞片小,线状披针形。荚果长8-12厘米,宽18-20毫米,嫩果膨胀,绿色,密被灰色或浅褐色短毛,成熟时稍扁,黑色;种子6-8颗,长圆状,灰白色,淡黄褐色,浅橙色或黑色,有时带条纹或斑点,种脐浅黄白色。花期10月,果期11月。[1]
黧豆含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5],种子中含有多种皂甙鞣质等,但嫩荚和种子有微量毒质,食用前需煮过,并用清水浸泡去毒[6][7]。其常规营养成分接近饲用蚕豆、大豆,作为饲料能促进家畜代谢[8]。黧豆具有高适应性以及缠绕性草本高覆盖性的特点,可用于水土保持、固坡护坡等[4]。此外,黧豆的种子及叶子可作为中药材入药,据《中华本草》第四册记载,种子可温肾益气;叶子具有凉血止痒等作用。[6]

形态特征

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