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钧-抖音百科
刘钧(926年—968年),原名刘承钧,即位后改名刘钧,太原府(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时北汉第二位皇帝,于954年到968年在位。[1][2][3] 刘钧生于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年少好学,性格孝顺恭谨,书法精良。乾祐四年(951年),刘旻称帝建立北汉,其子刘钧被任命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和太原尹。乾祐七年(954年)刘旻去世后,刘钧在辽穆宗册封下继位。刘钧对外依附辽国,以父子相称;改元“乾祐”为“天会”,并立七庙,用皇帝之制。天会三年(959年)刘钧在辽的援助下攻打后周,未果而归。天会四年(960年)宋代周建国,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向北汉求援,同年刘钧联合李筠攻打宋国,但最终失败。李筠战败后,北汉也损失了卫融、卢赞两位有功之臣,于是之后刘钧越发重用儒者,任命抱腹山人郭无为为宰相、五台山僧人刘继颙为鸿胪卿,为北汉积聚财物、冶银建设。李筠战败后,刘钧狼狈回国。由于不向辽国禀报国家大事,北汉又失去了辽国的重视。此后北汉势力日益衰落,刘钧忧劳成疾,于天会十二年(968年)病逝,享年四十三岁,谥号孝和皇帝,庙号睿宗。[1][4][2][3] 刘钧年少好学,善于书法,性格孝顺恭谨,继位后勤政爱民。他在位期间,北汉国内基本安定。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中评价刘钧称:“性孝谨,既嗣位,勤于为政,爱民礼士,境内粗安。”[1][4] 人物生平
即位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