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莲属-抖音百科
睡莲属(Nymphaea L.)是睡莲目(Nymphaeales)睡莲科(Nymphaeaceae)的一个属[1],有五个亚属(缺柱亚属/澳大利亚睡莲亚属(Subgen.Anecphya Casp.)、短柱亚属/广热带睡莲亚属(Subgen.Brachyceras Casp.)、南非睡莲亚属/广温带睡莲亚属(Subgen.Castalia Salisb.或 Nymphaea L.)、带柱亚属/古热带睡莲亚属(Subgen.Lotos Decandolle)、棒柱亚属/新热带睡莲亚属(Subgen.Hydrocallis Casp.)),约50~60种植物[3]。广泛分布于温带及热带。[1] 睡莲属植物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叶二型:浮水叶圆形或卵形,基部具弯缺,心形或箭形,常无出水叶;沉水叶薄膜质,脆弱。花大形、美丽,浮在或高出水面;花瓣白色、蓝色、黄色或粉红色,成多轮。浆果海绵质,不规则开裂,在水面下成熟;种子坚硬,为胶质物包裹,有肉质杯状假种皮。[4]睡莲属植物性喜光喜温,宜生长于水位相对稳定的水体中,绝大部分品种适应水深20-70cm。喜腐殖质丰富的黏土或壤土。耐寒睡莲可在露天越冬。热带睡莲分布于华南地区,全年都可以生长、开花。睡莲属植物除极少部分原生种为雌雄同熟外,其他种开花类型均表现出先雌后雄的特点。[5] 睡莲属代表植物有:白睡莲(Nymphaea alba L.)、黄睡莲(Nymphaea mexicana Zucc.)、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等。睡莲属植物使庭院水景色彩对比强烈,空间层次丰富。在中国园林应用日益增多,被广泛应用于布置园林、庭院水景、盆栽观赏等。[6]睡莲块茎富含淀粉,可捣碎食用;在印度、东南亚和中国南方,人们会将古热带睡莲亚属的叶梗或花梗作为蔬菜炒制食用;东南亚及台湾也将部分品种的睡莲鲜花或干燥花进行冲泡饮用。[7]医用:可用于消暑、解酒、定惊。主治中暑,醉酒,小儿惊风。[8]其在宗教文化中有重要意义,被誉为“七宝”之一,在佛教中常委佛菩萨宝座或手持之物。许多地区和国家用其进行艺术创作来宣传本国或地区的文化。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图案和生活工艺品。[6] 属名来源
睡莲属的学名Nymphaea来自古典拉丁语词nymphaea,本义即是睡莲属植物。该词又来自古希腊语词νυμφαία (numphaía),是形容词νυμφαῖος(numphaîos,意为“宁芙的”)的阴性名词化形式。宁芙(νύμφη [numphē])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群次要女神,是自然幻化的精灵,其中 一些是淡水水体的化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