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德利

美国密码之父
雅德利(1889—1958),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沃辛顿。[1]比起白求恩陈纳德史迪威等人,雅德利似乎已被彻底遗忘。
事实上,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雅德利是隐蔽战线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外援,在1938年至1940年,雅德利受军统局长戴笠邀请,在中国组建了专门破译日本密码的中国黑室,为中国抗战立下卓著功勋。但对雅德利的行踪,中华民国政府和美国政府一直讳莫如深。雅德利根据自己在重庆写下的日记完成的《中国黑室》一书,也被美国国务院封杀四十年,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获出版。[2]
1958年雅德利因病逝世,安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纽约时报》在讣闻中称雅德利为美国密码之父。[3]

密码之父

雅德利,1889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沃辛顿。雅德利的母亲在他13岁的时候去世,雅德利的父亲是一个铁路小站的站长,雅德利从父亲那里学会了电报收发。青年时期,雅德利就显露出数学方面的天才。雅德利喜欢玩扑克,成为终身的爱好。1907年高中毕业后,雅德利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但只上了一年大学就回家接替父亲的职位。1912年,23岁的雅德利通过考试来到了华盛顿,当上了美国国务院的机要员,负责抄收和破译一些密码和文件,随着工作的深入,雅德利渐渐地迷恋上了这份工作。从此,雅德利将破译密码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一战期间他成为通信兵后备军官,他大为震惊的发现美国总统的密码已经超过10年没有更换,不久就提出保护美国密码的建议,1917年奉命主管军事情报局破译课(此部门即为现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前身)。1919年,雅德利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建议聘用50名密码专家和机要员,成立一个密码组织。几天后,国务院和陆军部都同意成立这样一个密码机构,专门负责破译情报部门获得的密码信息,于是美国的黑室诞生了。因而,雅德利被称为“密码之父”。1921年这个小组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密码,国务院因掌握情报而在裁剪海军军备的华盛顿会议上处于有利地位。后来几年这个小组却遭到的上级的冷遇和敌视,国务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甚至声明:“先生们,君子不拆人私信。”使这种敌视达到顶点。国务卿尤其恨他表示可以随便阅读梵蒂冈的密件。破译小组解散后,雅德利失业,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以后,雅德利靠写作渡过了困难的时期。1931年他出版了详细叙述破译小组工作的《美国黑室》,此书问世后19个国家改变了他们的外交密码。反应最强烈的就是日本。但这本书使国务院处于尴尬的境地,也违背了秘密工作的准则,遭到同行的质疑。美国政府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起诉雅德利。虽然因为保密法无法提供证据而没有告倒雅德利,却使雅德利成为轰动一时的名人,米高梅电影公司特意为雅德利拍了一部电影,反映雅德利破译德国密码,挫败德国煽动墨西哥反美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