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

中国重庆市市辖区
1
4
巴南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下辖区,位于重庆中心城区南部,东接涪陵南川,南连綦江,西邻江津、九龙坡大渡口,北接南岸、江北、渝北、长寿[14]。区内幅员面积182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05.38平方千米。截至2025年3月,巴南区常住人口120.64万人。[7]截至2025年4月,巴南区辖9个街道、14个镇,区政府驻龙洲湾街道龙海大道6号。[3]
巴南区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区内狭窄条形低山与宽缓向斜丘陵谷地相间排列,地势东高西低、南北起伏。地貌形态复杂多样,以丘陵为主,山峦连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2]。巴南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早秋迟,夏热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绵雨,冬季多云雾,霜雪甚少,无霜期长,日照少,风力小,湿度大。[18]巴南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巴人就在此繁衍生息,立国建都[19]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置江州县,属巴郡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更名为巴县并沿袭至1994年。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设立巴南区[14][15]
巴南区内已形成生物医药、商贸物流高端装备、数智经济、生态创新五大产业集群,为西南唯一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区县[14]。2022年,巴南区跻[jī]身重庆市2022年GDP排名前十[20][21]。其中,消费品工业产值近200亿元,获评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22]。2024年,巴南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9%。[9]
巴南区作为巴国的发源地和传承地,巴文化源远流长。先后涌现出“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近代政治家杨沧白、新中国首任女大使丁雪松等杰出历史人物。拥有丰富的抗战文化、温泉文化古镇文化、茶文化资源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泉抗战旧址群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丰盛古镇[14]。2006年6月,“木洞山歌”接龙吹打被国务院列进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木洞镇和接龙镇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3][24]

名称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