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孚

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
司马孚(180—272年),字叔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水利家,文学家,军事家。[1]
司马孚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4],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三国曹魏西晋初年的重臣,西晋宗室。[4]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5]。在“高平陵事变”期间,司马孚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6]司马孚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更未直接参与司马氏废立魏帝的谋划。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晋武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每次元会时,司马炎下令让司马孚乘车上殿,司马炎则降阶相迎,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5]泰始八年二月壬辰日(272年4月3日),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武帝为其举哀三日,葬礼规格比照东汉东平献王刘苍,赐谥献王[7]
司马孚著有《请造沁口石门表》《奏吊陈群母》《奏永宁宫》《奏请葬高贵乡公以王礼》《奏请易服复膳》《重奏》《奏止诣陵》《重奏》《又奏》《皇后铭旌议》《临终遗令》等作品。[2][3]司马孚在晋书被认为是一位忠诚的魏臣,他在东汉末年曹魏兴衰和西晋建国等重要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事迹对于研究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都有重要意义。[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