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渠珍

民国湘西军阀、湘西王
1
2
陈渠珍(1882年9月22日—1952年2月8日),原名陈开琼,号玉[móu],祖籍江西德安,出生于湖南凤凰厅,民国时期湘西军阀、将领,又称“湘西王”,与民国总理熊希龄、作家沈从文并称“凤凰三杰”。[1][2][3]
陈渠珍早年考入长沙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新军第四十九标队官,不久加入同盟会,后在新军协统钟颖所部任第六十五标队官。[4][5]1909年,陈渠珍被任命为援藏一标三营督队官,随师进藏抗击英军与叛乱分子。辛亥革命期间,由于川军与边军内讧,陈渠珍率湘籍士兵东归返乡,误入环境险恶的羌塘高原,经历艰险进入西安境内。[5][6]1912年3月,陈渠珍回到凤凰,被时任湘西镇守使的田应诏任命为湘西军官团教练。1917年,护法战争爆发,陈渠珍帮助田应诏联合湘西护法军总司令张学济,打败了北洋军南北议和后,湘西逐渐稳定,陈渠珍趁机安插亲信,掌握了田应诏所部护法联军,先后任湘西剿匪总指挥、湖南十三区清乡四路长官、湘西巡防各军统领兼十县剿匪总指挥。[7][1]1920年,陈渠珍以“保境安民”的方针大力剿匪,同时实施自治,发展经济、教育,对湘西十县进行了改革治理。[7][1]1924年9月,陈渠珍被四川军阀熊克武击败,湖南省省长赵恒惕转而扶持田应诏夺权,陈渠珍引咎请辞,不久湘西秩序再次大乱,陈渠珍复出。1926年初,唐生智代理湖南省长,陈渠珍改任湘西镇守使,响应北伐。[1][8][9]次年,唐生智反蒋,陈渠珍受其拉拢,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独立师师长。马日事变爆发后,陈渠珍大肆杀害革命人士。1928年4月,湖南清乡督办公署成立,陈渠珍被委任为第八区司令,负责在麻阳等九县的“清乡”,陈渠珍借“清乡”之机剿匪,扩军集权,遭到新任湖南主席何键的打压与排挤。[10][11]1935年,陈渠珍被何键以“剿共”不力的罪名剥夺军权。[1][12]
抗战爆发后,张治中主政湖南,他对陈渠珍十分欣赏,复任其为湖南省政府[yuán]陵办行署主任。1938年4月,陈渠珍重返湘西,而后积极宣传抗日,发展生产。同年11月,陈渠珍在张治中的推荐下前往重庆拜见蒋介石,却因国民党将领陈诚等人的谗言差点被扣留。此后陈渠珍避居四川南川,不问政事,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返回家乡。[13]1949年“湘西事变”爆发,陈渠珍出面组建凤凰县防剿委员会,同年被国民党委任为湘鄂边区绥靖副司令、沅陵行署主任,稳定湘西的混乱局面。湖南解放后,蒋介石试图拉拢陈渠珍据守湘西,与共产党顽抗到底。陈渠珍审时度势,避居凤凰黄丝桥。同年10月,陈渠珍得知新中国成立,决定和平起义,帮助湘西全境和平解放。1950年,陈渠珍被任命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1952年2月8日,陈渠珍因罹患喉癌长沙去世,终年71岁。[1][13][14]
陈渠珍一生统治湘西30多年,主政湘西期间推行“保境息民”,致力于地方治理,为发展湘西文化教育事业、壮大地方民族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3]与陈渠珍同为“凤凰三杰”之一的沈从文评价陈渠珍严以律己,宽以驭下。[15]湖南凤凰县籍作家黄永玉评价他是“卓越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在军阀混战时期让湘西百姓享受了30余年的太平。[16]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