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藤

豆科鱼藤属植物
鱼藤(学名Derris trifoliata Lour.),又名毒鱼藤、三叶鱼藤、篓藤,是豆科鱼藤属攀援状灌木。[2][1]在中国东南部省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有分布,[2][1]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北部等地也有分布。[2][1]鱼藤喜光,耐阴、耐旱、耐水湿、耐瘠,常见于潮水能到达的淤泥质滩涂或泥沙质滩涂[4]
鱼藤枝叶均无毛。羽状复叶;小叶厚纸质或薄革质,叶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小叶柄短,总状花序腋生,无毛,花梗聚生,花萼钟状,萼齿钝,极短;花冠白色或粉红色,旗瓣近圆形,翼瓣和龙骨瓣狭长椭圆形,荚果斜卵形、圆形或阔长椭圆形,扁平,无毛,有种子。4-8月开花,8-12月结果。[5]
鱼藤全草[6]、根部可以入药[3],鱼藤根部含杀虫活性物质鱼藤酮及类似物,可以制作杀虫剂[7]

历史

南美洲土著居民最早把含有鱼藤[tóng]的豆属植物作为毒鱼剂,使鱼变得麻木而易于捕捉。19世纪中叶开始鱼藤被用于杀虫剂,已有100多年的历史。[7]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雷公藤醉鱼草毒鱼藤,为鱼藤的一种。[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