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托格罗索高原

马托格罗索高原
马托格罗索高原,位于巴西中西部的马托格罗索州,是巴西高原的一部分。它西邻玻利维亚,东界阿拉瓜亚河,面积90.1万平方公里,人口172.7万(1990年),人口密度仅1.6人/平方公里。马托格罗索高原是一个古老的侵蚀高原,平均海拔约600米,包括马托格罗索州中部大部地区,从戈亚斯州州界向西延展至玻利维亚边境附近的帕雷西斯山脉。马托格罗索高原是亚马逊河流域和巴拉圭河流域的分水岭,拥有热带稀树草原和林地混杂的景观。部分地区的采矿业很重要,但主要经济活动仍是养牛业。马托格罗索州首府库亚巴是该地区的主要城市。

地理介绍

首府库亚巴。大部分处巴西高原西部,中部的马托格罗索高原海拔900米,为亚马孙河巴拉圭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中南端地势低洼,海拔仅90-120米,为巴拉圭河上游泛滥平原的一部分。低地气候湿热,高原干热,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5-9月为旱季。1822年建省,1899年改州。大部分地区为草地相间的灌丛林地。北部较少开发,主产野生橡胶。南部经济以养牛业为主,还产稻谷、玉米、豆类木薯甘蔗马黛茶等。有金、铁、金刚石等矿藏。

历史记载

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发现巴西。16世纪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逃到巴西后,巴西实际上成了葡的帝国中心。1821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西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获得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88年5月废除奴隶制度。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共和国。1891年2月24日通过第一部共和国宪法,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1960年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1964年3月31日,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69年10月30日改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