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抖音百科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一作努尔哈齐,弩儿哈奇,即清太祖,[5]号淑勒贝勒(聪睿王)[6],女真族,东北地区民间称之为“老罕王”,[7]后金政权的第一位大汗,清王朝的奠基者。[5][3] 努尔哈赤出身于关外建州,先祖为原金国女真族的遗部。青年时努尔哈赤采松子、挖人参到抚顺马市售卖,后投明辽东守将李成梁,由于屡立战功而受到李成梁的赏识,同时他对辽东汉区有较深了解,也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3]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境)都指挥使,同年以祖、父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并采取“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方针,历时十年统一建州女真各部。[5][1]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努尔哈赤受封为都督佥[qiān]事、龙虎将军,经过二十余年统一关外诸部女真,期间将女真各部迁至浑河流域,同时为适应客观需要而建立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并设议政王大臣与八旗旗主共议朝政;文化上努尔哈赤命人以蒙古文字与女真语音结合而创制满文。[3][1]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南)建立“大金”国(后金),自立为汗,建元天命,设官建署。[1]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诏书并率军反明,在萨尔浒之战中他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大败明军,之后在相继攻克沈阳、辽阳和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后,努尔哈赤于天命六年(1621年)迁都辽阳。[3]次年他挥军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一万余明朝宁远守军在袁崇焕的带领下守城不降,努尔哈赤命令全军奋力攻城却被明军炮火击伤,之后他在撤围败退沈阳途中,患痛疽[jū]病死于叆鸡堡(今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翟家街道埃金乡大挨金村),终年68岁。卒后初谥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后累次加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庙号太祖,天聪三年(1629年)葬于沈阳福陵。[3][1]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为清朝的建立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8]清史学家阎崇年评价:“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奠基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的姓名与业绩不仅垂诸于中国史籍,而且载记于世界史册。太祖努尔哈赤于十六世纪后期和十七世纪初期,活跃在中华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舞台上,虽有四过,却有十功,斯过斯功,瑕不掩瑜。”[9]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