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扎克·拉宾(英文名:Yitzhak Rabin,1922年3月1日-1995年11月4日),男,出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以色列政治家、军事家,以色列前总理。[2][6] 1940年,伊扎克·拉宾参加了犹太地下组织“哈格纳”,后又参加了游击队的活动,[2]二战结束后,伊扎克·拉宾因从事反英活动被逮捕,出狱后被任命为“帕尔马赫”突击部队[a]第二营营长,投身于犹太复国运动。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布成立,但决议遭阿拉伯国家的拒绝,并于第二天对以色列宣战,后伊扎克·拉宾率部击败埃及,由于战功卓著,伊扎克·拉宾先后任“内格夫”旅旅长、第七装甲旅旅长、营指挥学校校长。1950-1963年,伊扎克·拉宾历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长、训练部长、副总参谋长,1964年1月升任以色列军总参谋长。[2]1967年6月,伊扎克·拉宾率领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6天战争”,共占领了阿拉伯国家67000平方公里领土。1968年初,伊扎克·拉宾决定退出军界,[2]同年2月出任驻美国大使,1973年3月,伊扎克·拉宾回到以色列后投身于政治。12月,他作为工党成员当选以色列议会(Knesset)议员,1974年3月进入果尔达・梅厄总理内阁担任劳工部长。1974年6月成为以色列第五任[b]总理,1975年,伊扎克·拉宾牵头与埃及达成《临时协议》,该协议为以色列和埃及之间达成永久和平协议奠定了基础。[1][2]1977年4月,伊扎克·拉宾辞去工党领袖和总理职务,[1]1984年至1990年,伊扎克·拉宾在工党-利库德集团联合政府中担任国防部长。[1]1992年6月,伊扎克·拉宾再次当选以色列总理,[2]1993年9月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达成了《以色列-巴解组织协定》。1994年10月,伊扎克·拉宾和约旦国王侯赛因在一系列秘密会晤后,签署了两国间的全面和平条约。[1]伊扎克·拉宾的领土让步政策让许多以色列人不满,1995年11月4日,伊扎克·拉宾在特拉维夫以色列国王广场参加和平集会时被犹太极端分子伊加尔・阿米尔枪杀[c],并于当晚去世。[3] 伊扎克·拉宾是以色列国防军缔造者之一,他改善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推动了巴以和谈的进程,[2]199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伊扎克·拉宾“博瓦尼和平奖”。1994年,伊扎克·拉宾因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作的努力而获诺贝尔和平奖,同年他又获“阿斯图里亚斯王子1994年度国际合作奖”。[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