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望山-抖音百科
西望山距息烽县城西15公里,总面积94平方公里,最高峰团山岩海拔1662米。西望山被誉为“西南南来佛教第一山”,山势连绵起伏,纵横百余里,自然风光奇丽,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和八大庙遗址,是明清至民国时期西南临济禅宗佛教丛林。 名称由来
西望山原名“翠淑岭”,传说西汉时期夜郎国王在此修建行宫,用以消夏避暑,周边村民顿觉希望来临,于是便称其为“希望山”。公元1653年西蜀高僧语嵩大和尚率八弟子在希望山修建八大庙群,为了彰显佛教西天取经之灵气,更名为“西望山”。并在大殿神龛[kān]壁柱上刻下“此处即是西天,何需别求南海”,从此西望山又有“小西天”之说。 相关历史
永乐五年(1407年),建文皇帝南巡途经西望山,留下了赵谢二将军与当地居民合族的传说。此后,水西安氏用佛教安边化民,安国亨在明万历年间先后修建毗庐寺、报恩寺,并请大学士张问达撰写碑文。1931年,贵州代省长、北洋教育总长任可澄到西望山前稽考立说,认为“盟誓碑”与中国历史上的一桩秘案——明建文帝朱允炆[wén]君臣隐蔽西南有关。碑上笔法含蓄典雅的“万古丛林”四个字,折射出君臣怆然身退、归隐山林的无奈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