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泳焕-抖音百科
闵泳焕(朝鲜语:민영환,1861年—1905年),朝鲜王朝后期大臣,韩国著名的殉国英雄。字文若,号桂庭。本贯骊兴。是闵谦镐之子,亦是朝鲜高宗李熙之王妃——闵妃(明成皇后)之侄。早年以外戚身份参与朝政,1896年作为特使参加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并任驻欧洲六国公使。归国后任军部大臣等官职,后由于同情独立协会而被弹劾免职。后复官,累任至侍从武官长。闵泳焕忧国忧民,常常恳切上疏,痛陈时弊,威望颇高。《乙巳保护条约》签订后,闵泳焕不愿为日本治下的亡国奴,遂于1905年11月30日自杀殉国,谥号“忠正”。 生平
外戚干政
闵泳焕出身于朝鲜王朝的世家大族骊兴闵氏,是朝鲜肃宗时的重臣闵维重的7世孙。闵泳焕是闵谦镐的长子,而闵谦镐是兴宣大院君之妻——骊兴府大夫人闵氏的胞弟,更是后来权倾朝野的王妃——闵妃的堂兄,因为闵泳焕有了这几层深厚的背景,他后来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极尽荣华富贵。闵泳焕的母亲出身达城徐氏,也是名门望族。徐氏还在怀孕时,就梦见了获得了三颗明珠,又梦见诸位长老穿着公服,在正堂罗拜闵谦镐。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年,朝鲜哲宗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闵泳焕出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由于徐氏梦见明珠,因而取名为“焕”。后来他被过继给伯父闵泰镐为养子。 光绪四年(1878年,朝鲜高宗十五年),闵泳焕参加科举考试,获庭试文科丙科及第,开始踏入政界,此时他年仅十八岁。初授待教,光绪七年(1881年,高宗十八年)升任同副承旨,后又任成均馆大司成、都承旨等官职。光绪八年(1882年,高宗十九年)六月,壬午兵变爆发,闵泳焕的生父闵谦镐成为众矢之的,被起义军民杀死。闵泳焕因此辞官,为闵谦镐收尸并办理丧事。等到27个月的守制期结束以后,闵泳焕被起复为吏曹参议。甲申政变以后跻[jī]身中枢,历任工曹、吏曹参判、内务府协办、典 圜局总办、开城府留守、沿海防营使、汉城府右尹、前后营使及刑曹、礼曹、兵曹判书等。光绪十七年(1891年)八月因其养母病逝而丁忧,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一月又被起复为刑曹判书,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以前历任汉城府判尹、议政府左参赞、内务府督办、吏曹及刑曹判书等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