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笳

刘晓睿编纂的古琴名曲
《大胡笳》是刘晓睿编纂的古琴曲。近似曲为《胡笳十八拍》,原作者相传为唐代(618907)董庭兰所作。现存的《大胡笳》减字谱最早见于明代(13681644)朱权(号臞仙)辑的《神奇秘谱》(1425年),之后又见于《浙音释字琴谱》(龚经编释,约1491年前)、《风宣玄品》(朱厚爝辑,1539年)、《古音正宗》(朱常淓纂辑,1634年)这三种古琴文献。[1]

内容简介

根据《神奇秘谱》记载,该曲谱为黄钟调,共十八段。各段标题分别为“红颜随虏、万里重阴、空悲弱质、归梦去来、草坐水宿、正南看北斗、竟夕无云、星河寥落、剌血写书、怨胡天、水冻草枯、远使问姓名、童稚牵衣、飘零隔生死、心意相尤、平沙四顾、白云起、田园半芜”。
此外,在《浙音释字琴谱》版本中的《大胡笳》减字谱旁还对应有歌词,如“红颜随虏,何苦狂风,花落兮春残无主。卷芦那为笳兮将愁诉,叹离乡兮失土。”“万里重阴漠漠,边城兮萧索。颜如花兮命可奈何兮如叶薄。”“空悲的弱质,胡汉岂宜家室。腥羶蚁类兮,于我也难为匹。卷芦兮,为笳兮,悲风冷月何抑郁。寒云蔽日,尘沙漠漠天迷没。眉蹙远山总成那愁戚,虏骑胡姬俱莫识。”“去来归梦嗟难必,栩栩蘧蘧,周与蝶相为一。霜寒风疾,远塞孤城,毡帐何寥寂。旧事无凭,新愁不失,梦里还家,虚幻兮无真实。”等等。近代琴家多采用《神奇秘谱》中的《大胡笳》减字谱进行打谱再创作。
原作者董庭兰(约695年约765年),又名董大,陇西(今甘肃省)人。他是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善吹西域龟兹古乐器觱篥和弹奏七弦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