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

由墨子创立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派别之一
墨家,与儒家道家共同组成了汉民族的三大哲学体系,法家代表韩非子认为儒墨二家之学说为“世之显学”,儒家代表孟子则称“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a]。可见墨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占据一定地位[4]
墨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1]墨子领导时期并无流派之分[5],通过墨子,墨家组成了纪律严明组织明确的团体,领袖为“巨子[b]。墨家弟子需对巨子绝对服从,墨子可能为第一任巨子,第二任及后来巨子的产生则通常由前任巨子所推举认可的人担任[6]。此外,墨家的普通弟子被称为墨者,墨者几乎全部来自社会底层,为人处世皆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4]
墨家思想分前后两个时期,在墨家前期,墨子为墨家领袖,其思想主张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4]。在墨家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思想与前期注重社会伦理思想不同,演变为崇尚认识论与逻辑学思想,侧重实践等,逐渐形成墨家独具特色墨辨逻辑思想,即世界古代三大逻辑体系之一[7]。墨家学派虽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但至战国末期,墨家逐渐式微,汉武帝时期又逢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导致墨家学派受到巨大打击,渐近消失[8]。直至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中国日益发展繁盛,对墨家及其著作《墨子》之研究才渐渐兴起,逐渐受到社会重视,即所谓墨家复兴[9]

名称由来

夏禹说与儒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