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普根

西晋时期代国第七代皇帝
拓跋普根(?-公元316年)是中国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北魏皇帝的先祖之一。他出生于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是拓跋猗迤之子。305年,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成为索头部中部国土的统治者。316年,他听闻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猗卢被其子拓跋六修所弑,回师杀六修平乱,并继任王位。然而,他仅在位一个多月就去世了。他的遗腹子被立为王,但在同年冬天夭折。北魏建立后,追封拓跋普根为“景皇帝”。[1]

人物简介

拓跋普根,是北魏皇帝的先祖,其父为桓帝拓跋猗迤。公元305~316年,统治鲜卑索头部中部地区,316年,去世。北魏建立后,追谥为“景皇帝”,史称北魏景帝。[2]

生平事迹

拓跋普根,是北魏皇帝的先祖,代国第七代皇帝,305年至316年统治索头部中部国土,316年统治索头部全境,其父为桓王拓跋猗迤拓跋贺傉(nù)、拓跋纥那皆为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