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陶

原中山大学副教授
陈叔陶,浙江余姚人,193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曾任龙泉浙江大学分校讲师、中山大学副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工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教授,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叔陶教授专于钢结构及弹性力学,在杆系、板、壳结构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他的主要论文包括《桁架变位之分析》和《桥梁之二次应用》等。

科研

1943年在英国土木工程学报》上发表《用移动和转角方法进行桁架挠度的分析》等六篇论文,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195 0年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支援大西北,受聘于西北工学院,任教授,后兼任西北农学院教授。期间,受[]桥电厂、户县某国防厂之邀,到现场对冷却塔及厂房建设给予技术指导。1956年院校调整,他调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后改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教授,曾先后参加北京十大建筑及广州电视塔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还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专家组成员等。期间,他结合教学与科研实际,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与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合作进行预应力钢结构的研究,陈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取得可喜成果。1962年至1966年,他所领导的科研课题小组,参加了国防科委下达的防护结构研究和计算任务。这是一项地下防原子弹冲击波的国防建筑课题,试验重点是厚板和厚壳的分析。全国参加的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他代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参加,对厚板及厚壳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写出
了卓有建树的论文。在1966年初召开的有7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施工单位专家、教授参加的论证会上,受到国防科委的称赞。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