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英文:Northwest A&F University,缩写,NWAFU),简称西农,[21]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5][22][23],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24]学校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农路南段,由教育部与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1],是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4]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5]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18][2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是中国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1985年经批准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1999年9月11日,西北农业大学与共处陕西杨凌的7个科研、教学单位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5年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5]同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7]2020年,学校加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8]2022年入选中国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2]同年,学校加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并开展国家强基计划试点工作。[29][17]2024年1月,陕西河湖长学院、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在学校揭牌成立。[30]2024年4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葡萄酒历史与发展馆在该校北校区正式开馆。[31]2025年4月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在咸阳高新区揭牌。[32] 截至2025年3月,据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4]学校占地总面积为5745.96亩,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约为73.59万平方米,[2]建有3座图书馆,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1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和4个海外人才培养基地。[12]设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9个本科专业。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专任教师261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37600人。[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851-900名[9],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71名[8],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301-400名[7]。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