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福寺

位于广东潮州市的寺庙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寺庙,创自1千多年前的晋朝(265—420),为志书所载潮汕最早创建之寺庵。历经多次兴废。已于1986年至1994年由释光辉法师主持重修,规模宏伟,庄严壮观,1988年10月21日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登记开放。

地理位置

隆福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海山镇石头村以东、上港村西约二华里处的灯楼山

历史沿革

隆福寺,在信宁都[jǐng]洲堡黄芒山,晋时建,宋时废[],近有耆民陈萃吾同住持僧开一募缘重建,以为讲经之所。于其地掘得铜像三尊,今在寺中,高二尺余,是北帝像也。为饶平县最早之寺,在潮汕也属最早寺庵之一。据遗存石碑记载,宋淳佑年间(1241—1252)由僧释开一倡议,黄隆村刘氏始祖致政公捐地,在已圮寺址上扩建。在清基挖土时掘出晋时山门石匾“隆福寺”三大字,苍劲雄浑,据传是晋代书圣王羲之的笔迹。同时出土者,还有石刻门柱上联“海山名胜今犹古”,但寻掘不到下联石柱,只好请当地秀才撰写“隆福寺门旧转新”,配对工整。清乾隆庚午年(1750)季春,释净辉募化重修,筑三厅六院九天井,中有三殿,两旁各有三厅六房,外筑围墙,总占地约3亩,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寺院民国时期释精光和释新曦重修。从1987年至1994年,由住持释光辉师发动重修,得十方善信、侨胞鼎助,共100多万元,全面修建,并新建山门牌坊,重建藏经楼,大殿改建为宫殿式,富丽堂皇,瓦[méng]琉璃。所有大佛、菩萨、十八罗汉皆重塑金身,妙相庄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