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

产于俄语文化氛围的文学
俄国文学(俄文: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这一概念在广义上指所有俄语国家的文学,不仅包括俄罗斯,也包括前苏联诸加盟共和国的文学。在苏联解体后,这一概念的范围缩小,仅指俄罗斯一国的文学。由于俄罗斯的文化疆界在历史上的多变和不确定性、俄语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政治因素,“俄国文学”这一概念的界定仍存在很多争议和含混。通常人们认为,产生于俄语文化氛围中的、以俄语写成文学都可归入“俄国文学”。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始于19世纪90年代,当时俄罗斯民族现代意识觉醒,现代特色作品开始涌现。在晚期封建制危机和民粹派运动失败的背景下,知识界引入现代西方社会哲学思潮,重新审视本民族古典作家,积极探索民族历史与文化。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自然主义等思潮出现,与现实主义交相辉映,构成了多元思潮并存的文学新格局,被称为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1890—1917)。[1]

古代文学

总述

俄罗斯文学和乌克兰白俄罗斯文学同出一源,发轫于基辅罗斯988年定基督教 为国教后的10世纪与11世纪之交。自此直到17世纪初,俄罗斯外患内乱不断,影响了文学的发展,曾经出现过一些作品,多为融宗教、历史于一体之作。只有12世纪末佚名作者的《伊戈尔远征记》,以史诗般雄浑生动的文笔叙述1185年诺夫哥罗德-谢维尔斯基大公伊戈尔孤军出征南方波洛夫人兵败被俘及最后回国的经历,贯穿团结御侮的思想,在内容和技巧上堪与法国的《罗兰之歌》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