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恕-抖音百科
杜恕(?—252年),字务伯,京兆杜陵人。在太和年间任散骑黄门侍郎。杜恕在朝中不结朋党,专心公事,每有政事有得失,都据引纲纪来说理,因此而得到侍中辛毗器重[1]。后来杜恕出任弘农太守,数年后任赵国相,后来因病离职。后来杜恕任河东太守,一年多后迁任淮北都督护军,但又因病离职。不久被任命为御史中丞,但杜恕在朝廷中,因不能融入朝中风气,所以多次任外职,后来就出任幽州刺史,加建威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校尉。当时征北将军程喜驻兵于蓟[jì],尚书袁侃告戒杜恕程喜从前曾经害过田豫,他和程喜一起在蓟城办公,就应该好好防范程喜,但杜恕不以为然。杜恕上任不久,就有鲜卑大人不经关塞,直接领数十骑兵到州府,杜恕于是斩杀一个随从的骑兵,并没有上表报告。程喜于是弹劾杜恕,杜恕被送交廷尉,被判处死刑,但因为父亲杜畿为国家造船而死而得以免死。于嘉平元年(248年)被贬为庶人,流放到章武郡。在章武郡时写《体论》八篇,又作《兴性论》一篇,《隋书经籍志》有《笃论》四卷,亦称恕撰。嘉平四年(252年),杜恕在章武逝世。 人物生平
一心为公
杜恕于太和年间(227—232)任散骑黄门侍郎。杜恕为人诚恳朴质,不善于表现自己,所以从小就没有什么名声。等到在朝中作官,也不结党营私,一心办公事。每当政策有失误,他总是引用纲纪法度来规谏,因此很受侍中辛毗等人的器重。当时自公卿以下,官吏们都在议论制度的增减,杜恕认为“古代的刺史,奉行宣示朝廷的六条规则,以清净无为为名誉,威风显著,为人称道。现在可以不让刺史掌握兵权,专心去管理民政”。 上书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