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规

南宋军事技术家
陈规(1072-1141),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南宋大臣,先后任安陆令、德安知府、池州知府、沿江安抚使、顺昌知府、龙图阁直学士及知庐州兼淮西安抚使等职。[1][2]
陈规任安陆令时,遇德安府(在今湖北,领安陆、应城孝感应山云梦五县,府治安陆)被围,太守弃城而逃,陈规毅然担任守御重任,乱兵九犯德安,陈规率军“九攻九拒,应敌无穷,十万百万,靡不退却”(《德安守御录》)。周边州郡全部陷落,唯德安一城独存。陈规因功被正式任命为德安知府,后改任顺昌知府,与刘琦同守顺昌,打败金兀术数十万军队的围攻,升枢密院直学士。绍兴十一年(1140)宋金议和后,移任庐州知府淮西安抚使,次年病死。[1][2]
陈规是宋代文人出身将领中的佼佼者,史书说他“自绍兴以来,文臣镇抚使有威声者,惟规而已”。他卓越的守城战绩在南宋罕有其匹,尤其是顺昌保卫战的胜利,阻遏了金军主力南下,对宋金战局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守城录》是陈规守城实践的记录和总结,《靖康朝野[qiān]言后序》《守城机要》《建炎德安守御录》三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但记述了陈规守城的器械、方法、组织编制和战略战术,展现了南宋守城作战的真实图景,而且反映出陈规对战争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作战规律的深刻认识。另外,陈规亲自研制出竹竿火枪二十余支,这是中国最早的管型火器,在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2]

人物生平

代守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