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碣

黄碣
黄碣(841-895年)字宜磊,福建闽县道山人也。初为闽小将,喜学问,轩然有志向。历官固始县丞、知县、光州同知、知州御史中丞兼节度副使,居言路,有直声,配康氏赠夫人孙黄环(865-895年)字民琮。

人物生平

黄碣,祖籍福建,后迁广业里巩溪,父黄峻,官谏议大夫。黄碣自幼颖敏好学,贯通经史;又喜习武,策马击剑,叩弦引弓,无所不能,无一不精。对古代的英雄义士,他总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立誓将来也要当一个英雄豪杰。后来,他应募参军,以功升闽小将。唐未安南发生叛乱,唐廷调派行营都统高骈率兵征讨,黄碣随营参战。黄碣文武双全,多次向高骈出谋划策,用计屡败安南军队,连建奇功,深得高骈赏识。平叛回朝后,高骈上文表彰他的功劳,升漳州刺吏,后改调浙江婺州刺史,所到之处,兴利除弊,重农兴教,政绩卓著。然而,时当唐末,藩镇割据,战火连绵,天下动荡。浙江婺州地当要道,乃军阀争夺之地。黄碣到任才一年多,有个叫刘汉宏的军阀突然遣兵攻伐婺州。婺州原来就将寡兵少,抵挡不住进攻,黄碣只好弃州离去,客居苏州
光启初,有个叫董昌的人就任威胜军节度史。董昌曾在高骈手下认识黄碣,知道他是个很有才干和谋略的人才,就上门邀请他和自己一起干。并上表僖宗皇帝举荐黄碣为威胜军节度副使。唐中和、光启年间,全国各地战乱频仍,董昌认为时机已到,也据城称王,[jiàn]称“顺天”。黄碣闻讯,赶到府衙,规劝董昌说:“大王从民间受朝廷提拔,位居将相。今日未建立大功伟业,报答朝廷恩典,却自己尊大,有一天被诛灭,将要全家灭种啊!齐桓晋文虽然称霸诸侯,但不敢冒犯玷辱周室;曹操当了汉朝丞相,权倾朝野,也不敢危及汉室。现在大王你仅仅据有一个军城,却要谋逆反叛,这是为什么呢?”黄碣语言剀切、率直,然而董昌哪里听得进去,竟恼羞大怒,骂他和自己离心离德。黄碣回答说:“臣请举族先死,也不愿见大王被消灭。”黄碣以死相劝,董昌更怒,发狠说:“黄碣,我今问你,你到底顺从不顺从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今天是你自己找死!”说着当即从腰间拔剑顶住他。旁边的官员都赶忙上前极力劝阻,董昌犹且怒气不止,恶狠狠地大声喝令,将黄碣赶出去。黄碣回府后,妻子、儿子黄环询问情况,知道事态严重,三人商量只有找幕府李滔商议对策。黄碣当夜就写信给李滔,信上说:“董昌造反,改国号叫‘顺天’,实在是太愚蠢了,一根针,怎么可以变为一把[shuò]呢?”不想,夫妻对话竟被手下的随员窃听了。随员想报功请赏,就悄悄地溜入书房,偷走了放在书案上的信件,当晚就跑到董昌那里告密邀功。董昌见信大怒,立刻派使者带了大队刀斧手,连夜包围了黄碣的府第,直扑内室。黄碣在熟睡中被惊醒,一看情势不对,急忙抓下墙上的挂剑,迎击刀斧手。终因寡不敌众,不幸遇难。儿子黄环也同时遇害。使者命刀斧手割下首级,送交董昌请功。董昌看到首级还骂道:“封个三公你不做,自己找死!”又下令杀戮黄碣全家,共计一百多口。
不久,朝廷得报,派大军南下征讨董昌,把个威胜军城围得铁桶一般,不久城破,董昌被砍了无数刀,全家人也全被杀死。叛乱平定之后,唐昭宗闻报,下诏追赠黄碣为“司徒”,又赠谥“忠义”。想荫封他儿子,却找不到他的后代。消息传到涵江,族人大为悲叹,就将堂弟黄曹的儿子黄珍过继给他。天复初年八月朝廷录授黄珍为奉礼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