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云

人物
周庆云,男,清代碑传文通检作(1866—1934)。字景星,号湘龄,别号梦坡,浙江吴兴南浔人。清光绪七年(1881)秀才,后以附贡授永康教谕,例授直隶知州,均未就任。为南浔巨富,年轻时经营丝、盐、矿等业。曾任苏、浙、沪属盐公堂总经理。三十一年投资兴建苏杭铁路,竭力反对向英商借款、出卖路权。1913年在杭州开办天章丝织厂,抗衡外货。1925年,为抵制日盐进口,在上海浦东设立五和精盐公司,又投资兴办长兴煤矿。1934年病逝于上海

生平

周庆云光绪七年(1881)中秀才,后以附贡授永康县学教谕,例授直隶知州,均未就任,从此弃学从贾,随父辈业丝,以湘[líng]为常名。光绪十年(1884),周申泰冈囤丝失败,几至破产,遂停业,厨决意放弃蚕丝,佐理张家盐务,成为张颂贤的得力助手且结为至亲。光绪三十三年(1907)被举为权势最大的嘉兴所甲商。按专营盐商称引商,清道光时把引商中权力最大,声势最盛的称甲商,将杭州绍兴、松江、嘉兴划为四所,各设甲商一人,人选由盐商公推,报官府备案,各地有关运销,完课及整顿事宜,均由甲商具名禀办。民国初,各甲商为维护共同利益,便于联系官府,在上海成立苏五属(苏州松江太仓常州镇江)盐商公会,当选为会长。民国土0年(1921)又在杭州成立两浙盐业协会,会长也是周庆云,成为两浙盐商中的权威人物。他对岱山等产地盐场及盐[áo],有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办法,又通晓盐政历史,著有《盐法通志》100卷,及《岱盐记略》一卷,为中国盐政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周是近代有名的民族资本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积极支持和投资由汤寿潜刘锦藻发起创办浙江铁路公司,参加浙江拒款保路运动,反对清政府以向英国借款为由,出卖路权,支持汤寿潜和刘锦藻主张自集资金,建造苏杭甬铁路,取得成功。1907年他赞助并投资由浙江铁路公司在杭州创设浙江兴业银行,民国7年(1918)他又投资由张静江虞洽卿等发起创办的上海物品证券交易所。为振兴丝绸业,民国2年(1913)在杭州开办天章丝织厂,其后又投资创办虎林丝绸公司,在嘉兴办秀纶和厚生丝织厂,民国9年(1920)在湖州办模范丝厂。他还发起和投资开采长兴煤矿和铁矿(按清末民初在湖州西门外弁山有铁官井,即今李家巷矿区)。为提倡家电照明,投资由南浔震泽合办的浔震电灯公司。民国14年(1925),为抵制日本精盐倾销我国市场,他又在上海浦东开设了五和精盐公司。
周亦兴学,如为浔溪书院延师,改革科举旧学,为盐业子弟办浙西[cuó]务学校。民国后在杭州珠宝巷改设盐务小学,以后在梅东高桥发展为盐务中学,在家乡资助南浔中学并任校董。平时爱好诗词、书画、文物、藏书,以及著述。书画金石家吴昌硕,国学家沈涛园、朱古徵、王文濡等均为他座上客。他以市井尘垢,放意山水外,超山莫干山均有别业。作诸游记,有《天日游记》一卷、《京江避寿记》一卷、《汤山修楔日记》一卷。从游记而修方志,有《西湖灵峰寺志》4卷、《莫干山志》13卷、《西溪秋雪庵志》4卷,而规模较大的是民国初里人议修镇志,周湘龄主其事,于民国11年(1922)刻印《南浔志》60卷,附《南林[xié]秀录》一卷,继《汪志》后范围和内容更为充实,惟断年为宣统之末。此外他还办了一些值得称颂的好事,宣统元年(1909)为西湖灵峰补植梅树300本,以复咸丰时杨蕉隐所绘《灵峰探梅图》景观,以后又在超山建宋梅亭,突出文物,增加旅游景观。民国16年(1927)在莫干山创办肺病疗养院,由其侄德国留学生周君常任院长,扩修剑池名胜古迹,亲题《剑池》二字刻于悬崖。他还修建西溪两浙词人祠、临安济川桥、宁波天童玲珑岩石经等,又杭县文澜阁藏《四库全书》,遭兵残毁不全,周湘龄等筹资逻写《文津本》得4400余卷,阙者始完整,故有《补抄文澜阁阙卷纪录》一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