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通气综合征

一种因过度换气引起的呼吸调节障碍
过度通气综合征(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HVS),[2]也称过度换气综合征、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征、呼吸神经综合征、高通气综合征,[3]为呼吸中枢调节异常、过度通气超过生理代谢而引起以呼吸困难为主、非器质性的多系统症状性疾病,[2]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症之一。 [3]
1938年,Kerr、Gliebe、Dalton提出“过度通气综合征”一词,描述焦虑引发的呼吸异常。[5]该病病因包括身体缺氧、代谢增加、心理因素等,由于过多的二氧化碳被排出导致血液中酸碱值(pH)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血浆碳酸氢盐相对增加,导致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立即发生。[3]该病的发病率在欧洲不同国家统计较接近,占门诊就诊总人数的4%~11%,[2]常见于年轻女性。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紧张、头晕、呼吸困难等。[3]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辅助检查有动脉血气分析、Nijmegen调查表。治疗方法有一般处理、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重复呼吸疗法,急性发作时采用面罩(或袋囊)重复呼吸疗法,使吸入气体中CO2提高而减轻症状,常用药物有地西泮、三唑仑等。[4]预防措施有尽量稳定情绪、规律生活、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等。[1]该病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于医生对该病的认知程度,一旦确诊为该病,治疗相对简单,治疗效果满意。[2]

病因

发病者常见于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居多。常因精神压力大、急性焦虑、与人争吵情绪过分激动、过度悲伤哭泣等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