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

江苏扬州大明寺内旅游景点
平山堂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大雄宝殿西侧的“仙人旧馆”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于庆历八年(1048年)在扬州任太守时所建,因坐在堂内眺望远山,堂栏与山相平,故名平山堂。[1][2]清康熙南巡维扬之时,曾在此题了“平山堂” “贤守清风” “怡情澄旷”等匾额,并赋《平山堂》诗一首。[3]
平山堂在历史上屡有修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书舍人汪懋麟和时任扬州太守金镇重建平山堂。乾隆元年(1736年)汪应庚进行重建,增加了洛春堂,又在堂西建西园,从此改门额为“平山堂”。咸丰年间(1862-1874年)平山堂因兵火摧毁,现存的建筑是同治九年(1870年)两淮盐运使方浚颐重建的。民国四年(1915年),盐运使姚煜重修平山堂。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多次对平山堂进行了大修。[4]
平山堂是扬州重要的文化遗迹之一,是蜀冈之标志性文化景集观,也是影响深远的欧阳修遗迹,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赋予了鲜明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文化的存在。[5]为了充分挖掘平山堂的精神文化内涵,2017年3月,扬州市纪委联合蜀冈-瘦西湖景区对平山堂进行全面提升,将其打造为省级廉政教育基地。[6]

历史沿革

平山堂位于大明寺大雄宝殿西侧的“仙人旧馆”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历年间重新修[]清代咸丰年间,山堂毁于兵火,乃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因为平山堂名播海内,历史上人们便习惯地将这里的名胜古迹,包括西园、天下第五泉、谷林堂、乾隆御碑等统称平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