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山沙丘遗址

庵山沙丘遗址
庵山沙丘遗址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坑边村[cuò]村民小组东北侧,是福建省目前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青铜时代沙丘兼贝丘类型的聚落遗址,同时也是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时期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沙丘遗址,推测其原有面积约20余万平方米。2007年4月被发现。遗址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7层。文化内涵主要是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可分为两个时期,其中第5、6层为第一期,第4层为第二期。遗迹有房址、灰坑等。出土的文化遗物种类繁多。出土的5件石范残片对研究我国东南沿海青铜时代冶铸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遗址对于研究数千年来庵山遗址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西北距晋江市23公里,东北距深沪镇1.6公里,南连坑边村,西南与颜厝自然村相接,东面与北面距深沪湾各为2公里和1公里。山顶海拔为27米,相对高度约20米,遗址西北侧有颜厝溪由南向北汇入深沪湾。
庵山是一座风积形成的低矮沙丘,地貌上属海滨沙丘类型,近年被纳入新开发的工业园区,遗址原有面积推测达20万平方米以上,现大半面积已夷为平地,现存面积约2万平方米。

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