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狐县-抖音百科
离狐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县名,始建于西汉时期,位于现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一带。该县名称来源于传说中最初县城所在地经常被神狐挖洞,因此搬迁至濮水北侧,因而得名。历史上,离狐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最终在唐代更名为南华县。离狐县的历史跨度约为940年,期间曾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包括东郡、济阴郡、曹州等地[1][2][3]。 历史沿革
离狐县最早成立于西汉初期,当时属于东郡管辖。王莽时期,县名一度更改为瑞狐。到了东汉时期,恢复了原名离狐,并改由济阴郡管理。三国时期的魏国曾在离狐设立郡级行政机构。晋代保持了这一设置,继续将离狐县归属于济阴郡。南北朝时期,北魏将离狐县治所迁移至今天的牡丹区李村镇李庄村,隶属于西兖州济阴郡。南朝宋时期,曾在单父城(今山东菏泽市单县)设立了侨置的离狐县,后来撤销。北魏至北周时期,离狐县隶属于曹州。隋朝时期,离狐县改属滑州东郡。唐朝初期,再次归属曹州。唐天宝元年(742年),由于皇帝认为县名不吉利,且考虑到庄周在此地创作《南华经》,因此将县名改为南华县。 历史文化
名字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