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林

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
1
4
高凤林,男,汉族,1962年3月生,河北东光人,在职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学位,中共党员,特级技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被誉为“中国火箭心脏焊接第一人”[2][6]
1978年,高凤林进入211厂技术学校学习,1980年毕业后分配到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发动机焊接车间。1983年,高凤林参与中国首台氢氧低温火箭发动机启动研制,荣立了“331工程”三等功。此后他参加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国家“七五”攻关等项目的焊接工作。1996年,高凤林凭借提出“反变形补偿法”工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从事航天事业的多年时间里,高凤林攻克了200多项难关,主编了首部型号发动机焊接技术操作手册等行业规范,多次被指定参加相关航天标准的制定,主导并参与申报了9项国家专利和国防专利[6][1]。2012年3月,以高凤林的名字命名的“高凤林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7]2018年、2023年,高凤林连续两届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八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兼)。[4][8]
高风林自1983年以来多次被评为厂、院、部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十杰青年、全国十大能工巧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奖章、中国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等先进荣誉称号30多项。2007年,高凤林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荣获全国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二等奖和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三项金奖。2015年,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2018年,高凤林入选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2019年9月25日,高凤林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7][9][10]

人物经历

1978年,高凤林进入211厂技术学校学习,1980年毕业后分配到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发动机焊接车间,属于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1]1983年,在车间领导和班组师傅大胆启用下,在331工程及团组织活动中,高凤林被评为厂优秀团员,并作为车间仅有的一名青年荣立了211厂331工程三等功。次年,高凤林被抽调到211厂支柱民品大型真空系列炉工段系统组。[7]1985年,高凤林全车间37名一线工人一下就完成了45台真空炉,其中高凤林和另一名青年同志提前一个月完成了真空、液压、充气三大系统的焊接组装任务,提高工效5倍以上,节约原材料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