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巴图孟克

明朝时期著名蒙古北元可汗
孛[bó]儿只斤·巴图孟克(1474年—1517年),又译把秃猛可,巴彦蒙克济农之子。[1]蒙古帝国第32位大汗(1480年—1517年在位),明代蒙古鞑[]部首领,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孙天元帝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的玄孙,绰罗斯·也先的外曾孙,俺答汗孛儿只斤·阿勒坦的祖父,察哈尔蒙古鼻祖。[2]
巴图孟克年幼之时,得到了拥有“彻辰”称号的满都海抚养。次年,他与满都海哈屯成婚,在其扶助下,继承汗位,称大元可汗。[3]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正式亲政,先后征服卫拉特部、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là],统一漠南蒙古,其罢太师丞相职位,结束了百年来异姓权臣专政、内讧和封建割据局面,[3]成为右翼蒙古的“中兴之主”,尊号“达延汗”。巴图孟克统治前期,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和平通贡互市关系。[3]明孝宗明武宗时期,多次入侵明朝北部边境,但在明武宗时期多次被击败,《明史》称其为“小王子”。
正德十二年(1517年),巴图孟克去世,享年四十四岁,在位三十七年。

人物生平

年少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