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街彝族乡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下辖乡
厂街彝族乡位于永平县城东南部的象狮山、弥勒山脚下,故有“狮象把门,弥勒晒肚”之说。明末清初古人在此开采铜矿办厂铸币形成集市,故名“厂街”。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4公里,东与龙街镇相连,南与水泄乡相望、西与杉阳镇接壤,北与博南镇毗邻。厂街彝族乡位于永平县南部。面积363平方千米,人口16048人(2020年),[1]有汉、彝、回、[]僳、白、苗等七个民族。辖杨柳树、岩北、七昌、岔路、炉塘、老鹰坡、三村、界面、瓦金、瓦畔、义路11个行政村,171个村民小组,197个自然村。乡政府驻杨柳树村厂街一组,距县城21.5千米。古迹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双鹤桥。

基本概况

全乡辖岩北、七昌、岔路、炉塘、杨柳树、老鹰坡、三村、界面、瓦金、瓦畔、义路11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现有农户4515户,乡村人口18801人,其中农业人口18166人,非农业人口635人,劳动力9392个,其中从事第一产业8532人。全乡有国土面积363.3平方公里,拥有林地343584.5亩,森林覆盖率达63.05%,其中经济林果77852亩,人均经济林果4.29亩。乡政府驻地海拔1680米,年平均气温18℃-19℃,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水稻、小麦、蚕豆等农作物。有常用耕地面积38568亩,人均耕地2.12亩,林地343584.5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255.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4元。该乡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林业为主,主要种植泡核桃白木瓜花椒、桦杉松、枇杷、柑橘香橼等经济林果。

经济产业

厂街彝族乡是一个少数民族[zōu]居以农业为主的典型山区乡,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岩北村、七昌村、岔路村、炉塘村、杨柳树村、义路村、老鹰坡村、三村村、界面村、瓦金村瓦畔村),171个村民小组,197个自然村。2005年末,全乡总户数4932户,其中,农业户数4510户,总人口18699人,其中男性9633人,女性9066人,农业人口18092人,占人口数的96.8%,非农业人口607人,人口密度52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9.5‰,死亡率4.4‰,自然增长率5‰;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僳僳族白族苗族等七个民族,彝族人口7779人、占总人口41.6%。境内矿藏资源 丰富,主要有:铜、钴、硫、[shēn]、铋、银等,主要储藏在厂街彝族乡政府所在地的弥勒山、象山、狮子山下。据勘探表明,铜金属量为39864.1吨,钴2335.3吨,硫147265吨,砷31436吨,铋320.5吨,银20.295吨。境内物种丰富,品种繁多,盛产泡核桃,因个大、壳薄、仁白、粒饱、味香和出仁率、出油率高等特点而远近闻名。2005年,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产量已达637.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