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狼伴星-快懂百科
1834年,有一个天文学家注意到天上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的运动比较奇怪,它不像一般的恒星总是沿着一条直线均匀地移动。据此,这位天文学家断言,天狼星不是一颗星,而是一个双星系统,另外一颗星是一个“看不见的”伴星。而其波浪起伏的路线,正是天狼星一边移动一边绕转的结果。后来,又有一些天文工作者研究了天狼星的运动,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预言了天狼星的位置。到了1862年,才在望远镜里观察到天狼伴星。1915年,确定了它的“白矮星”身份。[1] 天狼伴星的亮度只有8.7等,几乎完全湮没在天狼星星辉中,表面温度高达26000K,质量与太阳质量相当,体积比地球还要小,密度高达3.8吨/立方厘米。[3] 行星简介
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根据它的移动路径出现的波浪图形推断天狼星是一颗双星,因为该星在附近空间中沿一条呈波形的轨迹运动,从而得出它有一颗伴星和绕转周期约为50年的结论。这颗伴星于1862年被美国天文学家克拉克(A.Clark)用他自制的当时最大的口径470mm折射天文望远镜最先看到。这颗伴星同天狼 星相比实在是太暗了,在望远镜里看起来好像是望远镜的缺陷所引起的假象一样。可是在观测另外的对象时,这个"缺陷"没有了,大家才相信自己找到了天狼星的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