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

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派”创始人
1
2
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字[wǎn]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1][2]。他生于京剧世家,为“同光十三绝”之一、四大徽班中四喜班班主梅巧玲之孙,同时也是中国京剧“梅派”创始人[3]
梅兰芳4岁丧父,随伯父琴师梅雨田生活,8岁学戏于时小福弟子吴菱仙(“同光十三绝”之一),10岁登台,14岁正式搭京剧科班喜连成社演出,青衣是其主攻方向,同时兼学花旦和武功。梅兰芳19岁就主演大轴并引起轰动,成名后还三下上海汲取现代舞台经验,戏路受到极大拓宽。在1919—1935年期间,他先后应邀赴日本苏联美国演出,扩大了国际影响,并被评为“四大名旦之首”[1]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军和汪精卫政权演出(辍演4年),直至1945年战争结束[1]。1949年后,梅兰芳定居北京,专心京剧教育和交流,前后培养学生100多人[4]。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心绞痛病逝[5][6]
梅兰芳从艺56年,既注重传统,又广泛汲取不同行当、曲种的表演方式,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梅派[4]。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黛玉葬花》《游园惊梦》《穆桂英挂帅》等。

人物生平

出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