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渡乡-抖音百科
保山市辖乡。保山市主要牧区。1958年为瓦渡公社,1988年改乡。位于市区东,距市区36公里。面积227.3平方公里,人口2.3万,有彝、白、苗等6种少数民族。辖瓦渡、垭口、安和、浪坝、平林子、三坪、荒田、打平、土官、平场子10个行政村。主产水稻、包谷等。水草丰富,牧业历史悠久,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4%。有党参、天麻等珍贵药材和麂子、獐子、兰花、杜鹃等珍稀动植物。 历史沿革
瓦渡乡是云南省保山隆阳区的乡镇之一,位于隆阳区以东38公里,东与永平县隔澜沧江相望,南接丙麻乡,西依河图、汉庄镇,北邻水寨、金鸡乡,南北长22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全乡国土面积227平方公里。该乡辖10个村委会,109个自然村,149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总人口24096人5558户,其中,农业人口23598人5446户,年末有耕地26433.2亩,大小春粮食总产量875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610万元,人均占有粮食36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04元,主要经济产业有烤烟、泡核桃、畜牧、林业、蚕桑等。 瓦渡乡以乡政府驻地瓦渡而得名,相距市区38千米。瓦渡因地势低洼,东有澜沧江,旧时,是保山至永平县的必经之地。明清时曾在此设渡口,得名“洼渡”,后演变为瓦渡。明时为东里,清时为保山县三铺伙头地。民 国10年(1921)属十一区沧南乡。民国末期属八区沧莲乡。1950年属八区,为瓦渡、浪坝两个行政村;1952年为瓦渡乡。1958年设瓦渡公社,1962年分为瓦渡、安和、垭口、浪坝、小水井、打坪6个小公社。1966年并为瓦渡、安和两个公社。1971年又合并为瓦渡公社,辖瓦渡、荒田、平林子、土官、岩子脚、浪桥、清水沟、平场子、上浪坝、打坪、阿贯山、丁香寨、阿马山、安和、垭口、楮[chǔ]皮、白草坡、大地、下寨共19个大队,160个生产队,128个自然村,20个林牧场等企业,有3140户,19767人。之后于1984年设瓦渡区,下设垭口、安和、浪坝、三坪、土官、荒田、瓦渡、平场子、打坪9个小乡。1988年撤区建乡,辖垭口、安和、浪坝、三坪、平林子、土官、荒田、瓦渡、平场子、打坪10个行政村至2000年。2000年共有109个自然村,164个农业合作社,5537户,总人口23319人。有苗族、白族、彝族、傈僳族、阿昌族、满族共103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4‰,打坪行政村境内的榆木箐自然村居住着濮[pú]满族的后裔。 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