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礼

唐朝御史中丞
宋庆礼(7世纪-719年),唐朝官员,广平清漳人,父楷,先朝益州新繁县主薄。年(廿[niàn])四,本州表贡,明经高第,解褐授宋州襄邑县、卫州卫县二尉。拜大理平事,奉使南海;拜右台监察御史,除并州司士,河东道支度、营田都使;加朝散大夫,拜左台殿中侍御史,迁汾[]二州司马长史,并兼侍御史,升关内道支度营田;试右御史台中丞,使持节[mào]州刺史,三河军大使,河东河北道支度营田使;加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贝州诸军事、贝州刺史,摄御史中丞;除营州都督,摄御史大夫,除御史中丞兼营州都督,持□节度诸蕃、平卢等军州大使。以开元七年闰七月十五日[hōng][xiè]舍,春秋七十有四。恩制赠工部尚书。
宋庆礼精通经书被举荐(明经),授卫县尉武则天时,诏令侍御史桓彦范防备突厥,彦范特地召请庆礼共谋其事。在柳城筑立营州城,调发劳役三十天而完成,“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任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元年间,累迁贝州(今河北南宫东南)刺史,仍为河北支度营田使,“曾开屯田八十余所”。开元七年逝世,追赠工部尚书。

人物简介

宋庆礼,[míng]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1]

宋庆礼事迹